惠州57万志愿者助力“志愿之城”建设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06惠州市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图片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马海菊
志愿服务组织到结对社区开展惠民帮办活动,让市民享受便民服务。图片来源:东江时报 记者骆国红
全市57万余名志愿者用热情与行动,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的同时,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内涵式发展,推动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会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转变,进而助力惠州;志愿之城的打造。
一、社会化共建;;更多社会资源融入基层
每到节假日,惠州市马路天使志愿服务队就会组织志愿者来到惠州市人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他们引导市民遵守交通秩序,对电动车骑行不规范、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等行为进行文明劝导,同时也在发挥群防群治功能、维护公共交通安全、保障乘客安全文明出行、维护全市公共交通治安的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以上的场景只是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最近几年来,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惠州将志愿服务融入社会治理,创新融入机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将志愿服务下沉社区,拓展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居民和外来人口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发挥志愿者在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中的重要作用,助力社区加快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为了让居民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惠州市加强;站、岗、队、室四位一体层级工作平台建设,有效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阵地化。据统计,城市社区建立了105个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公共文化场所等创建20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716支市县(区)两级机关志愿服务队覆盖全市城镇社区和贫困村。
除此之外,惠州还大力推广;党工 (党员志愿者)+社工 (社会工作者)+义工(志愿者)或;党工+社工+志愿者+N(指其它社区服务,如残联的康复园)的;三工联动方式,形成党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协调配合、共同开展服务的工作格局。
二、专业化共治;;建专业队伍提供专业服务
要提升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必须拥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惠州市推动企业、机关、学校、医院、文化单位等立足本职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以领军志愿者为名字建立专业志愿者工作室,目前已设立了11个市属志愿服务工作室,志愿服务工作室专业志愿服务涵盖较广,包括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司法调解、临终关怀、关爱自闭症儿童、农业技术服务、普法、诚信宣传教育、家庭教育、骨科医疗、中医药膳等,满足群众对专业志愿服务的需求。
为了让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深度参与到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惠州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主动把志愿服务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融入治理体系,积极向专业志愿服务组织购买服务。公安部门为建设;平安惠州,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伍,全市6万多名注册治安志愿者与巡警一起巡逻。
三、制度化共享;;更多权益保障惠及基层
为了推动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由临时性、应付式向固定性、制度化转变,结合惠州实际,出台了《惠州市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惠州市大中型活动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制度,为志愿服务常态化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制度化保障。
另外,市文明委出台《惠州市志愿服务激励回馈优待办法(试行)》,市文明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52个市直及驻惠单位签署印发了《关于实施惠州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加快推进志愿者信用体系建设的行动计划》,让志愿者在就医、就业、就学、积分入户、公共服务等,分享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发展成果。用制度保障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引导人民的力量平等参与和有效融入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中来,使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地落实到全民身上。
惠州把;志愿之城建设的进程内化作社会治理有序惠民的动力,助力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发展共享的良性互动。